面对刘真离世,我们如何和孩子谈生死?不同年龄的孩子生命教育的内容也不同!

  前不久,44岁主持人、舞蹈家刘真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非常感慨和难过,一方面是她还年轻,才44岁。另一方面是她的病情非常凶险,半月开颅5次,手术中心脏骤停,生命的残酷让所有人唏嘘不已。

  刘真,台湾政治大学俄文系毕业。台湾女舞蹈家、影视演员、节目主持人。除表演和教授舞蹈外,也一直积极在演艺圈发展。

  刘真打开知名度,是因为在综艺节目里,成了刘德华的舞伴。2004年,《综艺大哥大》邀请刘真与来台湾宣传的艺人刘德华合舞。节目播出后,刘真所表现出来的温柔得体,为她赢得了大批粉丝。她也被台湾媒体封为国标舞女王,开始进入演艺圈。

  本来,刘真的婚姻也非常幸福,2014年,她嫁给了歌手辛龙,那时辛龙的知名度要比她低很多,媒体称刘真的这桩婚姻是下嫁,也有人把这段婚姻说成是美女与野兽的组合。

  但辛龙非常疼爱刘真,他发现刘真嗓子哑了,会给她煲燕窝。他也会在电话里,弹著吉他唱歌给刘真听。刘真没有像很多女星那样嫁入豪门,但她一直说,我找到了懂我的人。

  结婚两年后刘真怀孕,她还跟辛龙拍摄了一组孕期照,两人非常有爱。

  2016年,刘真40岁高龄生下女儿霓霓,母女平安。一家人在产房拍摄了这样的全家福以示纪念,三人脸上的笑容,就是幸福家庭该有的模样。

  从妻子到妈妈,刘真也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身份转型。

  刘真平时很喜欢跟女儿穿母女装,也经常在社交平台po照片。很多时候,刘真就像一个守护者,形影不离地陪在女儿身边。然而,真的是人有旦夕祸福,刘真这次从住院到离世,一切都非常突然。

  先是她陪着女儿去医院看感冒,自己却被医生发现有心脏问题。2月7日,刘真住院,准备做一个传统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但谁都没想到,手术并不成功,术间更是发生了脑部栓塞和出血,甚至有传言说,医院为了治疗刘真的脑栓塞,对她进行了半个月内5次开颅,栓塞还导致她的多个脚趾被截除。

  这个被丈夫深爱着、被4岁女儿牵念著的妈妈和妻子,于3月22日,正式撤下呼吸机,走完了44年的人生路。

  刘真的微博,也停在了手术的前一天2月6日,她在微博上写了一段话,为女儿庆生。

  谢谢上天,让你来到我的生命里,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遇见谁知道,这些祝福的话,竟成了诀别之言。

  刘真离开之后,丈夫辛龙给家人打了一个电话,他只说了一句话:刘真走了!之后便泣不成声,辛龙与妻子遗体作别时,只说了一句话:我们下辈子再做夫妻!之后,便一直失联。

  家庭巨变,连丈夫都难以接受,他们的朋友提及,只要说起小真虽然离开…,丈夫辛龙就会立刻纠正他小真没有走!这样的对话不禁让人鼻酸,对于爱妻的离去,辛龙还是不愿面对。

  但是辛龙也没有告诉女儿妈妈的情况,当女儿问妈妈去哪里,辛龙说妈妈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刘真住院时家人没有告知孩子,但是这一瞒却成了永远的遗憾,刘真离世时,女儿不知道。最后霓霓甚至都没能去参加妈妈的葬礼,无法见到妈妈最后一面。

  有心理分析师说:对4岁女儿隐瞒妈妈去世的消息并不是个好的选择。不久后,霓霓就会开始找妈妈,甚至会产生分离焦虑症。届时小孩有可能会出现,拔头发、做噩梦等痛苦状态,情形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身体不适,不愿与家人分开。

  亲人去世,4岁的孩子究竟该不该知道?关心刘真家庭的网友们,也各执一词。赞同保密的网友,理由很简单,孩子太小,不明白的死亡的含义。

  不过,更多网友的态度却是:这样太残忍,孩子总会知道的,她会为了没有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而抱憾终身。

  在刘真事件里,大家都在问这样几个问题:

  ■对于亲人的生死,孩子有知情权吗?

  ■如何向孩子解释生死?

  ■可以跟多大的孩子去讨论生死?

  在所有这些问题背后,我看到的是,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缺少一门最基本的功课,那就是生命教育,一门接纳逝去的课程。

  孩子太需要生命教育了,因为每一天,他们都有可能与逝去狭路相逢。当最亲的那个人被放进一肘宽的盒子,太阳会照常升起,而他们心上的至暗时刻,恐怕会持续很久。

  遗憾的是,在亚洲的家庭里,死是绝对禁忌的话题。日常生活里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少越好。

  我家孩子在ipad上玩飞行游戏,有一次,Game over了,他自己在那里说:我死了!外婆马上制止,对孩子说:死不可以讲。但如何向他解释死呢?长辈们说:死就是去了天上。于是,在我家4岁孩子的观念里,死去的亲人,都在天上玩。

  然而这也有问题,每次我们坐飞机,他都要问,我们也是要死了吗?我发现,跟他解释此天上非彼天上又是一件难度超高的事情。于是只好算了,顺便点开他最喜欢的游戏,嘻嘻哈哈将就过去。

  回头仔细想想,孩子不懂生死,我们自己又懂?孔老夫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大人们忙着学习生的功课,至于死,太虚幻太无用,讲它干嘛?于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死就成了一张模糊的图片。直到有一天,至亲的人走了,这张从前看不真切的图像,突然以高解析度的规格呈现在他们眼前,把他们击垮、敲碎。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最终,孩子们在接触到衰老和死亡的时候,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里有一集让爸妈化老年妆的内容,一瞬间变老的爸妈们,白发苍苍,形容枯槁。

  变老的刘烨,不知道儿子诺一看到自己会有什么反应。而诺一见到变老的爸爸,瞬间大哭起来。他闭上眼睛,扑倒在工作人员怀里。诺一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看那个衰老的爸爸。

  同样的事发生在了胡军和儿子康康的身上。康康看到爸爸成了老爷爷就忍不住开始抹泪。他甚至扯下了爸爸贴在嘴巴上的假胡子,这是康康拒绝爸爸变老的外在表达。

  而同一期,夏克立的女儿夏天,表现更为激烈。爸爸问她:你说我死的时候你才死吗?夏天回答:你死的时候我才想死。最后,她泣不成声地说:我不想你们死。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衰老和死亡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了夺走他们亲人的最大敌人。他们所流露出来的恐惧、愤怒和拒绝,需要被疏导和安抚。所以,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什么是生命教育?

  简而言之,它就是一门直视生命和人生死问题的教育。最早提出生命教育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它于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一本书就叫《生命教育》。

  看一下维基百科里生命教育的内容,其中包含的死亡教育位列第一,它是美国小学生的必修课。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生死教育正式兴起,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分支学科,七十年代,全美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到90年代在全美基本普及。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

  ■死亡教育。

  ■品格教育。

  ■挫折教育。

  ■生计教育。

  但在国内,很多爸妈可能对生命教育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从实操角度,来跟爸妈聊聊,如何给孩子做生命教育。

  爸妈们心里得有一张时间表

  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生命教育的内容也不同

  ■婴幼儿期间(0-4岁)

  这时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让孩子观察秋天的落叶,落叶变黄,落下,就能够取代死亡。

  ■4-7岁的孩子

  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

  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让他们情绪悲伤的源头更多了,这时,家长试着告诉他们什么是死亡,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请尽量平静,不要用惊吓和夸张的口吻来描述死亡,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另外,这个年龄的孩子,是适合用科学的语言跟他们解释死亡了。

  带孩子亲近自然,了解各种生物的年龄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以我为主的特性,他们天生就对生命的多样性视而不见。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带孩子去认识丰富的自然,以及,万物在自然里的时序与寿命。

  比如:

  ■野草的枯荣以一年记。

  ■蝉的寿命是3-4个月。

  ■榕树活过百年则很寻常。

  如何帮助孩子认知不同生命的寿命呢?

  我想起前一阵刚看过的一个绘本叫《寿命图鉴》,在这部绘本哩,孩子能看到每种生命都有始有终,而且,它们存在的时间也不一样。比如:章鱼能活到4岁、植物三色堇的生命,只能维持7个月。

  在这本图鉴里,孩子一共能学到12种类别共计310种生物或物体的寿命知识。

  当然,这些还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爸妈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多多进入自然,我想到了之前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在芬兰,孩子们的生命教育就是与自然亲密接触。老师会带孩子去森林。拿出标准的色卡,让孩子在森林里寻找相对应的颜色,无论什么都可以,只要能找到就行。成年人总以为,森林里无非就是绿色,结果,孩子们在森林里找到几十种颜色,

  孩子们找完了颜色,又被要求去寻找气味,他们记录下花草香味的同时,也记录下了动植物腐坏的恶心气味。但这就是自然和生命,不单只有美好的东西,也有遗憾和告别。

  孩子在六七岁的年纪,就需要去接纳生命所有阶段的形态,这才是正确的生命教育。所以,真正的生命教育,就是把一个真实的自然,交到孩子们的手里,去真正理解: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饲养动物是非常棒的生命教育体验

  说到养小动物,我想到了孙俪一家人和一群小鸡的故事。

  其实就是孙俪从朋友的农场里带回一些鸡蛋,然后,没想到真的就孵出了小鸡。孙俪开始犯愁,小鸡们全部出生之后该怎么办,于是,孙俪的儿子等等就说,再把他们带回出生的农场。最后,在孙俪全家人的努力一下,一共有15只小鸡破壳而出,注意,整个养育过程,是孙俪邓超跟孩子们一起完成的。

  孙俪真的是挺懂生命教育的。她之前在2019年微博上写到,第一件事是小鸡们出生,最有一件事,则是叶子去世。熟悉孙俪家的人应该知道,叶子是他们家的狗。为此,孙俪还专门为叶子画了一张油画。

  孙俪一家人送走陪伴过自己的亲人,一家人又迎来自己亲眼见证出生的新生命,这样的生命循环与接力,才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生命教育。

  特别推荐5本绘本和一部电影,它们是生命教育领域经久不衰的作品,也曾抚慰过许多为生死所困的孩子。希望它们能够帮助爸妈,完成生命教育。

  1.《一片叶子落下来》

  ■适合3-7岁

  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文字简单,寓意深刻。

  当孩子问到,我们为何要经历生死。看看这片叫丹尼尔的树叶是如何回答的:为了太阳和月亮,为了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为了树荫和老人和小孩子,为了秋天的色彩,为了四季……

  2.《最好的告别死亡大揭秘》

  ■适合年龄4-8岁

  这是绘本作家吉利安最新作品《初次谈论不可思议的生命》里的第一本,绘本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人们在哪里举办葬礼?

  ■我爱的人死去后,我会再次见到他吗?

  ■以及,我为什么会因为有人死去而悲伤?

  薄薄的20多页内容,对孩子来说,却是一次深入浅出的生命教育。

  3.《活了100万次的猫》

  ■适合4-8岁

  一只永远不会死去的猫,但它从来没有爱过,直到有一天,他与一只白猫坠入爱河,死亡来了…它告诉孩子一个简单的道理,生命的质量不在活的多长,而在于是否爱过。

  4.《外公》

  ■适合6-9岁

  小女孩与外公的生活日常,孩子一天天长高,外公一天天老去,直到有一天,外公时常坐得那张躺椅空空荡荡,而小女孩已经成了妈妈。

  孩子需要知道,个体生命或许会消亡,但生命的传承,确是稳定而且确定的一件事。

  5.《再见了,艾玛奶奶》

  ■适合10-15岁

  用非虚构的纪实照片形式,回顾了一位老人最后的岁月。图片的冲击力很强,但内容却充满了温情,爱玛奶奶与亲人们在一起走过的最后时光,能让孩子明白死亡无法带走爱和回忆,生命在人类社会中,永远有另一种存在方式,那便是——记忆。

  6.《可可夜总会》

  ■适合:4岁以上

  皮克斯与迪士尼合作的催泪大作,钟爱音乐的小男孩游历神秘亡灵世界,在与逝去亲人的互动中,他发现,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其实,死亡将会是一个讨论不完的话题,它始终悬于人们头顶,对死亡,我们毫无经验,因为,逝者不会说话。

  但是,带孩子了解死亡,却是让他们接近生命真意的最好方式,精神、灵魂、爱、记忆…所有这些形而上的概念,都是死亡带来的副产品,但唯有努力学会这些,孩子的生命才能变得饱满、厚重。

  好了,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但请爸妈相信,孩子们需要知道这个禁忌话题,那么,你们家是如何帮助孩子纪念逝者的呢?


本文地址:http://www.peixuntoutiao.com/jiaoyu/37.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培训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guanggao
网友 相关阅读
网友 精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