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斯美研访谈录---MIT金融专业

  今天,我们请到了去年在优斯老师的帮助下拿到麻省理工(MIT)金融专业录取的G同学,来跟大家分享在这个项目里的所见所闻,希望能给到计划申请的各位同学一些中肯的建议。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麻省理工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查尔斯河剑桥市的岸边,临近哈佛大学,素以顶尖的工程与技术而闻名,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称为工程技术界的学术领袖。

  截至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教职工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97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五)、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七)以及2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二)。

  招生篇

  优斯美研:

  MIT的Master of Finance项目招生规模大概是多少人?其中中国学生几个?(录取的中国学生的群体有什么特点吗? 比如海本 985 这样?)

  G同学:

  2020秋入学的有130人,2021秋入学140人, 今年听面试的学妹说,MIT这届学生招生考虑控制/缩减至110-120人。

  2021秋季入学的141人中,大约有50-60中国籍的学生,其中美本学生为主;10-12人是大陆本科,来自清北、西安交大这些学校;10-12人是非美本的其他海本,如加拿大、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

  在读学生的特点:整体非常上进,同学们的背景很丰富,都有闪光点和强项,比如有的拿过奥数奖项,有人上过国内著名综艺《最强大脑》。

  优斯美研:

  了解BA专业的招生情况吗?

  G同学:

  里面的中国学生大约有 60-70人,但是面试难度极高,听说还需要面试时候做PPT,具体细节不太清楚,因为我们两个项目的学生平日交流的比较少,只是会在学校楼道里擦身而过。

  优斯美研:

  给下一届申请的学弟和学妹在申请准备方面什么建议?

  G同学:

  提早规划:MIT喜欢对自己有清晰规划且目标明确的人,如果申请时展现出对自己未来career path的了解,会加分。再有就是本科阶段就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去丰富自己的背景(实习、科研,课外活动等),所有能体现出优势的经历都可以提早准备。

  优斯美研:

  麻省理工今年的招生规模有没有缩减?录取竞争是不是更加激烈了?

  G同学:

  今年确实缩减了招生规模,竞争更加激烈。由于申请者的三维都非常优秀,分数也比较接近,所以软性背景实力的比拼,以及如何在文书中更好地显现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MIT面试的发放也呈现一定的随机性,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今年也申请了我们这个项目,软硬件背景都非常强,英国G5本科就读,GPA4.0,五六段科研/实习经历,背景非常好,但是依旧没拿到面试机会。

  优斯美研:

  以你的了解,麻省理工在招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哪些素质和特点?有什么技能或课程基础、经历等是可以加分的吗?

  G同学:

  首先,学校希望未来培养出来的是金融界中的nice person,而不是aggressive person。从这一点也能看出MIT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当然领导力也很重要。学校会通过阅读学生的申请材料,以及面试来考察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判断是否符合Sloan商学院的招生标准。而这也导致学术型选手申请的时候,并没有突出的优势。

  另外,学校也非常看重申请学生的专业背景,我了解到的绝大部分同学,基本上都是Major+Minor 或者 Double Major,融合了经济、数学、CS、统计等专业的复合背景,具有这些背景的学生在申请的时候是可以加分的。

  优斯美研:

  项目的男女比例如何呢?

  G同学:

  官网上女生的比例是比男生要小的。但我这个项目,接触到的男女生差不多一半一半。女生里面中国人会多一些,男生里面就外国人比较多。所以中国女生在申请的时候应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项目篇

  优斯美研:

  MIT的Master of Finance专业学习压力大不大?作业量多吗?

  G同学:

  学习压力大,除了课业量多,时间安排得很充实外,特别优秀的同学们也造成了无形的压力,而且有全职工作经验的人,会造成降维打击,所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比你优秀的人太多了,多跟自己比能平和一些。

  优斯美研:

  你的课程设置专业度方面有什么特点?选课的自由度如何?

  G同学:

  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会有很多新鲜经典的Case Study。这个其实得益于哈佛,每年哈佛会产生新的Case Study, MIT会拿来用。哈佛的GuestSpeaker也会过来讲课,通过他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实事。例如,奥巴马的前首席经济顾问也曾过来做过分享,美国证监会中SEC的专员也会过来分享上市公司发生的事情。

  选课自由度非常大,每年学校会发毕业要求清单,上够要求的课程就可以毕业。选修课可以跨专业选CS和数学的课程,也可以去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比如我最近想学建筑设计、油画。因为选修课的涵盖范围广,几乎你感兴趣的都能带来专业性的帮助,比如最近很火的元宇宙。

  由于MIT可以选哈佛的课程,我们也可以趁机认识一些哈佛的同学,还是蛮不错的。

  优斯美研:

  就读这个项目的体验如何?有什么非常满意的点?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G同学:

  体验很不错,毕竟是世界顶级学府。我当初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观察学校的学生,发现他们精力很旺盛,做事情非常高效,学习生活社交都兼顾得很好。

  满意的点:学校资源非常丰厚。不止教授们都是业内大牛,比如一些著名理论的作者,著作等身的教授,来这里做演讲的嘉宾也都是业内著名人士。学生也非常上进,跟他们相处能学到很多东西。另外,MIT的校友网络也特别强大。不止校友们都是能人名人,学校还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校友信息查询系统,能查到所有校友的信息,方便联系。尤其找工作的话,可以从校友那里得到非常有用的帮助。

  不满意的点:由于项目人多(相对60-70人的项目来说),academic advisor和career advisor会有些忙不过来,没办法reach到所有人。但这是人多的项目里都会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更主动一点。

  优斯美研:

  有什么建议要给到要去就读的学生吗?比如要避免的坑,或者要做好的准备?

  G同学:

  第一点,要有一定的自信,只跟昨天的自己比较。因为身边的强人太多了,你的任何一个强项可能都能遇到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这其实有点打击人,会让人容易失去信心,还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点,大四的暑假也要抓住机会实习。因为研究生一入学就要开始申请第二年的暑期实习,所以大四这一年的暑期实习还是非常关键的,对入学后申请实习有帮助。

  优斯美研:

  入学的学生大概有多少是有工作经验的?

  G同学:

  会有一小部分同学是工作以后来再来读书,平均工作年限大概一年左右。他们比我们这种本科毕业就来读的人在学习上有一些优势。有的人其实工作已经小有成就,带着跳槽、转行、或者给生活一些挑战的心思来了MIT。

  优斯美研:

  有没有同学打算读博呢?

  G同学:

  有的,可以提前学一些专业方向的课程做准备。

  就业篇

  优斯美研:

  疫情之下,这个专业毕业生留美就业的可能性大吗?留美和回国的比例大概是怎样的?

  G同学:

  疫情对我们项目学生在美国就业没什么影响。留美或者回国,是根据职业规划来决定的:留在美国的学生大多是做量化金融或data相关的工作,因为美国有比较多的量化金融相关的工作和实习。但投行的话,回国的多。华人在华尔街的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所以大部分去了中国香港、北京、上海。总体来看,美国、香港、中国大陆的数目各占1/3。

  优斯美研:

  大家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找工作?(毕业生去哪个城市就业的最多?)都去了哪些公司就业?

  G同学:

  公司官网是一个途径,可以提前准备出Excel 把公司信息搜集起来,然后跟踪招聘信息进行海投。还有就是领英以及MIT自己的就业平台CDO (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 上面有很多校友、雇主资源。

  在美国就业的大部分留在东岸,纽约、芝加哥机会多,外国校友很多去这两个地方。中国人去香港、北京、上海的多。

  就业都蛮不错的,很多非常顶尖的公司。纽约的九大投行,花旗、巴克莱、德意志等银行,对冲基金与信托公司,四大咨询,科技公司像谷歌、Amazon也会有同学去,有些同学会进纽约的咨询公司。香港一般就是九大投行。

  优斯美研:

  毕业生起薪大约是多少呢?

  G同学:

  毕业生起薪工资(一般是9万美金)加bonus,差不多11万美金。

  优斯美研:

  在就业方面,学校提供的帮助多么?

  G同学:

  学校的CDO 平台,除了提供企业、校友信息,还会帮忙mockinterview,改coverletter等。

  有时学校会请大公司的人来做活动、演讲,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他们。

  另外,学校也提供Action Learning,大概3-4个人一组,跟公司完成一个topic research/presentation/poster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还可以直接和公司联系做项目,由甲方公司提供一些数据信息,学生来处理。这也是一个和各公司的人接触的途径。

  最后,不要忘了MIT强大的校友网络,主动联系校友也能获得很多宝贵的资源。


本文地址:http://www.peixuntoutiao.com/xinwen/618.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培训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guanggao
相关阅读
精选新闻

文章排名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