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新中国初期民族宗教工作的新时代启示
- 2024-03-17 09:25
- 网络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工作具有紧密联系的突出特点,宗教和民 族关系的处理相互影响,妥善处理和解决民族和宗教问题关系到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和 国家的统一安定。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民族和宗教工作处理和解决了一系列 民族问题,巩固了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了坚实的基础。研 究毛泽东在新中国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了解新中国政府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处理方式, 有利于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民族和宗教的治理模式,为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提供理 论和实践的支持和建议。有助于在新时代系统地、深入地、科学地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 巩固统一战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信教群众的精神 追求,引导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同时,这一研究也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和宗教情况,促进不同国家 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开启了新的纪元,民族压迫制度 被消灭,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但是由于历史和宗教文化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 境等原因,各民族间的隔阂和不信任依然存在。为妥善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团结少 数民族,巩固统一战线,毛泽东领导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和宗教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 贯彻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利益,促进了各民族的 共同繁荣,巩固了统一战线,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开展的民族工作 毛泽东一直对中国的国情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 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这个重要结论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来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一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毛泽东一直认为各民族平等,他在《论 十大关系》中指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 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外矛盾并存,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人口数量等方面发展极不平衡。不少民族由于旧社会统治者的迫害,选择改变自 己的民族身份或者隐瞒自己的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的平等,毛泽东审议通过了《共同 纲领》,指出“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规定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 并且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排斥或压迫少数民族行为,确保各个民族在法律面前都享有 平等待遇。毛泽东还强调,不管人口多少和社会发展水平如何,政治上一律称为“民族”, 同样享有民族平等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开始对各民族进行科学识别,各 民族情绪高涨,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上报自己的族名,希望能借此机会恢复自己原先的 族民成分。 毛泽东还倡导民族团结。他在建国前就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一个 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只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 族团结起来,和睦相处,才能推动革命的胜利。毛泽东还科学地分析了过去中国各民族 之间的不团结,是“这是反动的清朝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统治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挑拨 离间的结果”。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范围,分裂我国,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挑 拨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清政府、北洋军阀以及国民党反动派都曾同帝国主义 勾结,出卖少数民族利益。这些都给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造成了隔阂。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消灭了阻碍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敌人,将少数民族 从压迫制度中解放出来,为各民族的团结奠定基础。因此需要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形 成统一战线,来打败侵略者和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 的原则,强调“我们要和各民族讲团结,不论大的民族、小的民族都要团结。”只有团 结起来才能巩固新生政权。
二是改革少数民族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废除了剥削制度,在全国范围 内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然而,在少数民族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的剥削和压迫,少数民 族的劳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少数民族内部实行社会制度的改革,彻底消 灭民族内部的剥削阶级以及多种不合理制度是人心所向,同时也是将“民族平等”观念 扎根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的重要手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建立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1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蒙回民族自治区,归陕甘 宁边区政府管辖。1947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了蒙古自治区,这是我 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总结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不断地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从 23 “自治区”“自治机关”“自治权利”“自治区内在的民族关系”等方面规定了少数 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办法,给予了少数民族自治权利,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既 保护了各民族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又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49 年 11 月,毛泽东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彭德怀,要求青 海的各级政权机关在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 比例,“大量吸收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1950 年 6 月,毛泽东在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帮助少数民族训练他们自己的干 部”。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能够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当家作主的权利,激发其参 政议政积极性,表达其政治诉求和维护社会稳定。为此,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 民族干部学校,提高少数民族干部专业能力和技术业务水平。1949 年,少数民族干部有 4.8 万人,到 1966 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已经增长到 80 万人,其中既有政治干部,又 包括各种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受地理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相对落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发展生产是毛泽东探索解决民族问题 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 发展经济建设”。在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延续“刀耕火种” 的原始生产方式,针对这种情况,西南军政委员会于 1952 年底召开了少数民族经济工 作会议,拨款 400 余万元,发放无偿农具,极大提高了民族地区生产力。据统计,全国 民族自治地方的工农业总产值,1949年是33.6亿元,1957年达92亿元,增长了约 151%。 这对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助推各民族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繁荣具有重 要作用。 毛泽东十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革命时期他就曾指出:“少数民族的‘言语、 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造就了中华文化 的恢弘气象,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都应该得到尊重。在语言文字 上,我国以汉语为国家通用语言,但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提出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的思想,还提出应该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 加以保护、抢救和发展。在毛泽东领导下,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了调查、 收集和整理等工作。同时,毛泽东还提出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 字的权利。1955 年 10 月,毛泽东在创办《西藏日报》的指示中指出:“在少数民族4 地区办报,首先应办少数民族文字的报。”这对传承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同样在风俗习惯上,毛泽东在尊重的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 可以改革的”观点,认为少数民族落后的风俗习惯应该进行改革和引导,使其符合社会 主义的发展方向,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内容应该由各民族决定。在宗教信仰上,毛泽东 不仅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还保护其正常的宗教活动。
四是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毛泽东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指导下,认为汉族和 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平等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命运与共,共存 共荣,绝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现。“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是地方民族主 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毛泽东关 于两种民族主义最为直观的表达,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性原则。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 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历史和制度的影响滋生了大汉族主义思想,这种思想 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及其文化,认为他们是落后的代表。毛泽东认为反对大汉族主义是当 务之急的重点工作。早在建国前毛泽东就意识到了大汉族主义思想的存在,1945 毛泽东 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曾深刻地批判过大汉族主义思想,他认为这种落后的思想早就该 抛弃掉。1953 年,毛泽东对在河南访问的张执一所写报告中作了《关于批判大汉族 主 义的指示》。对张执一报告中反映的河南地区不尊重回族宗教信仰,清真寺被占用,不 尊重回族风俗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十分重视,指出要严肃批评大汉族主义的问题。并且, 他还指示中央局、分局和各省、市委负责同志都要注意民族问题,必须立即着手改正和 克服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毛泽东认为,对于一些习俗不同、信仰不同的少数民族,应该 尊重他们的信仰,对汉族欺负少数民族同胞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并予以打击,只有这样, 两个民族主义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为盲目自信、闭关自守,在生活中排外(主要以排斥汉族 为主),过分强调本民族利益,认为凡是本民族历史上有的都是优秀的,哪怕是阻碍社 会发展的陈规陋习。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了由边疆少数民族各方面 人士组成的参观团、国庆观礼团,参加国庆活动,到内地参观,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爱国 主义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以此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减少其狭隘的民 族主义思想。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的宗教工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在虔 诚信仰同一宗教的少数民族中,宗教影响着他们社会政治、婚姻生活、伦理道德以及对 外交流的方方面面,无疑是他们最为敏感的神经,一旦触碰就会做出强烈的反应。要处 理好民族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同时,由于新中国内忧外患的国内环境, 宗教也成为帝国主义渗透新中国、企图分裂中国的武器。
一是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毛泽东在建国前就认为:“宗教信仰,应被尊重”,建国 后他继续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还开展工作保障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毛泽东在 1951 年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就曾表示:“共产党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信教的和不信 教的,信这种教的或者信别种教的,一律加以保护,尊重其信仰。”毛泽东认为人民既 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并且人民也有信哪种宗教的自由,有任何强迫和歧 视都是错误的。他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还把宗教信仰自由和尊重少数民族联系起来,将宗教信仰自由和保护少数民族的 利益科学地结合起来,西藏的和平解放就是将宗教信仰自由与保护少数民族相结合的典 型范例。1951 年 5 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中央人民 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并在《协议》中规定:“实行中 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 习惯,保护寺庙、寺庙的收入,中央不予变更。”毛泽东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的 差异化处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是体现来对人民 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二是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新中国成立初期,宗教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帝国主义联 系过密、受帝国主义影响过大的问题,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还充当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 文化侵略的触角,甚至依靠宗教的力量,煽动、教唆信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企 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 1949 到 1951 年,华北多地爆发“公教青年报国团”反动案件,威胁了中国社会的稳定。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将宗教放任自流。宗教的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其他活动 息息相关,必然要收到约束。早在 1948 年,毛泽东起草的给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 中央报告的事项中,毛泽东把“外交政策、外交事件之处理及外人宗教案件之处理”也 列为应该向中央报告的事项之一,表明了毛泽东认为在宗教问题上,中央应该加以管辖。 1952 年,毛泽东在有关西藏的重要问题的指示中强调:“中央并决定嗣后关于我方和藏 56 方发生的政治、军事、外交、贸易、宗教、文化等交涉、商谈和处理事件,均集中由中 央解决。”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利于民族的统一,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对宗教 事务对管理主要表现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设置宗教工作机构以及妥善处理宗教土地和 财产三个方面。
三是科学地看待宗教。毛泽东特别强调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观点认识 和解决宗教问题。毛泽东在《社会学大纲》批注中写道:“自然支配,社会支配,万物 有灵论,是原始宗教的三个来源。”毛泽东用唯物主义立场分析宗教的根源不仅仅来自 于自然支配,而且有社会的因素和人们万物有灵论的思想,他充分认识到,由于生产力 的原因,宗教必然会长期存在,我们不能刻意去消灭它,而要尊重宗教发展的历史规律, 保护宗教徒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毛泽东认为宗教具有两面性,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 过程中,应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劝导“人心向善”,凝聚人心。对于宗教中存在阻 碍了人们的思想进步,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宗教神权、封建政权等落后的思想, 需要进行改革。虽然毛泽东认为宗教与封建政权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但他并不主张用 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力推行宗教思想问题,而应该通过群众在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实践 中提高思想人士水平。1953 年,他提出“只要人民还相信宗教,宗教就不应当也不可能人 为地去加以取消或破坏”。1957 年 2 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中,他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 效力,而且是有害的”。 毛泽东与新中国初期民族宗教工作的新时代启示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 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 导致了在我国信教群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信教群众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团结、 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保障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推进宗教改革,这些工作都有效地团结了信教群众尤其是少数民 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保障了他们的权益,吸引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信任和 支持;争取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使我国的宗教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这些工作都有效 地巩固和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进入新时代,这些工作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一是强化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坚持统一战线”是党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 斗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团结少数民族,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有效地团 结了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巩固了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贯穿党的民族和宗教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实践的 红线主轴。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广泛团结各方 面力量,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才能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领导下的全民族、全社会的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然选择。统一战线是否牢固,关键在于思想基础是否牢固。建国初期,毛泽东肃 清帝国主义对宗教的影响,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增强少 数民族的家国意识和共同体意识,表明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统一战线的强力剂。进入 新时代,我们应该继续强化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思想基础,引导其爱国和爱社会主 义,反对膨胀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 跨越的红线。
二是防范境外势力渗透。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阐明了宗教和境外势力之间 的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反 帝爱国运动,以割断宗教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进入新时代,境外势力对宗教民 族关系的影响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试 图重新控制我国宗教和大肆进行非法传教活动。”时代发生变化,境外势力利用宗 教和民族对我国的渗透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和隐秘,需要我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 式进行有力阻挡。首先需要贯彻执行毛泽东尊重和保护信仰自由的原则,这样才能 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支持。其次需要加强宗教界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与爱教并不冲突,坚定宗教界的政治立场,抵制不良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防 止境外宗教的利用。最后要丰富反渗透的宣传手段,互联网的发展使境外宗教渗透 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我们除了继续沿用传统的方式手段外,还需要借助新媒体等手 段,做好宗教和少数民族的反渗透宣传,加强宗教界人士对国外势力渗透的警惕性。
三是保障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是 一个重要的社会任务,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毛泽东在《共 同纲领》中,将宗教信仰自由定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其中不仅指出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权,而且还特别规定:“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 7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在新时代,维护少数民族和宗 教界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保障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权益,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排斥或迫害行为,并加强 对侵害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合法权益的打击力度。其次,要完善代表机制,建立和健 全少数民族代表机构和宗教组织管理机制,确保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利,代表 和维护自身利益,推动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第三, 要重视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保护他们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 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宗教和谐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交 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最后,要 加强宣传引导与舆论引导: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动正面、包容、理解和 尊重的宗教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全社会对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合法权益的认知和支 持。
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二十大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即以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通过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的优良传统达到共同繁荣,就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共创美好未来,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要义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 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包含各民族 共同创造历史的命运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关系,兼收并蓄的文化 融合等方面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民族 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进中 华民族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更加牢不可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王金海 张富成)
本文地址:http://www.peixuntoutiao.com/xinwen/1136.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培训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
ACP世界大赛达内赛区海选赛圆满结束
2024-03-07
-
护理界的魅力:菲律宾护理专业,实现职业梦想的起点
2024-02-06
-
建哥指针数学:高一数学基础差,怎么才能学好?
2024-01-31
-
Lumens选择森海塞尔TCC M天花阵列麦克风 打造更出众的混合会议体验
2024-01-27
-
布局2024丨@知识管理人!您的考证时间表已送达~
2024-01-18
-
遂溪县民政局与湛江市诚信协会举办迎新春慈善慰问活动
2024-01-17
文章排名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